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淮阴侯祠

· 顾清
浣花溪上草堂幽,世乱公来客此州。 卜筑旋应烦地主,感怀时复为君忧。 飘飘身世辽东管,落落篇章邺下刘。 拟驾吴船问遗迹,不胜江水日东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花溪: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读音:huàn huā xī)
  • 卜筑: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读音:bǔ zhù)
  • 地主:当地的主人。
  • 辽东管:指管宁,东汉末年人,曾避乱辽东。这里借指躲避战乱的人。
  • 邺下刘:指刘桢,建安七子之一,曾居邺下(今河北临漳县西)。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

翻译

浣花溪边的草堂幽静,世道混乱时您来到此地做客。决定在此定居还得麻烦当地的主人,心中感慨时又为您担忧。飘飘然的身影如同避乱辽东的管宁,才华出众的文章可比居邺下的刘桢。打算驾着吴船探寻遗迹,却无奈江水不停地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以淮阴侯祠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思。诗的首联通过描绘浣花溪上草堂的幽静,以及客人在乱世中来此的情景,奠定了一种忧伤的基调。颔联表达了在异乡定居的不易和对友人的关怀之情。颈联以辽东管和邺下刘作比,赞扬了友人的品德和才华。尾联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