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闸遣闷
泊舟安山下,爱此嘉树阴。
登厓望河曲,连樯矗如林。
有隶前致词,兹惟民蠹蟫。
徵丁动千计,索雇赢百金。
郡小岁仍俭,诛求力难任。
称贷倚富室,羊羔日浸淫。
情知剜心苦,且免肌骨侵。
日午水满闸,棹夫兀如喑。
淹留已自困,复此伤予心。
青天如有知,披云露遥岑。
排空各献秀,为我清烦襟。
尘区自扰扰,物外长愔愔。
安得向此中,逍遥委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yá):同“崖”。
- 蠹蟫(dù yín):这里指像蛀虫一样侵蚀百姓的人。
- 徵丁:征集壮丁。
- 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 愔愔(yīn yīn):形容安静和悦的样子。
翻译
将船停泊在安山之下,喜爱这里美好的树阴。登上山崖远望河湾,众多的船桅杆高耸如林。有差役前来致辞,说这里有如同百姓蛀虫般的人。征集壮丁动辄上千人,索求雇工费用高达百金。郡城小且每年依然贫困,搜刮民财的压力让人难以承受。百姓不得不向富户借贷,如同羊羔般日益深陷困境。心里明白这如同挖心般痛苦,但暂且能避免身体受到侵害。中午时分水满了闸门,船夫们疲惫得如同哑巴一般。长久停留在这里已让自己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再次让我内心伤痛。如果青天有知,希望它拨开云雾露出远处的山峰。那一座座山峰各自展现着秀丽,为我清除内心的烦闷。尘世之中自是纷纷扰扰,而外物之外则是宁静和悦。怎能向着这宁静之处,逍遥自在地舍弃官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山闸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安山闸的景象以及百姓遭受的苦难,如徵丁索雇、郡小岁俭、百姓借贷等,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青天、遥岑等,以及对内心烦闷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沉,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