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独酌得王鹤坡秋夜不寐诗有感遂用其韵
忆昨震雷雨,势欲倾我床。
我床幸无恙,己复颓我墙。
羁人多怀思,异形同肺肠。
与君隔千里,远迩俱他乡。
霖晦动旬浃,何由觌天光。
晚酌西轩下,双鲤忽堕傍。
愿随飘风去,联坐举一觞。
川流正浩瀚,我舟不可方。
会合知几时,仰视云天苍。
还坐三叹息,孰云归路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人(jī rén):旅人,指客居他乡的人。
- 旬浃(xún jiā):满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
- 觌(dí):相见。
- 方:这里指顺遂,可理解为顺利前行。
翻译
回忆昨日那震动天地的雷雨,那气势仿佛要将我的床榻掀翻。幸运的是我的床榻安然无事,但我家的墙却已经倒塌了。 客居他乡的人心中多有思念之情,虽身处异地,但心情却是一样的。我与你相隔千里,无论远近,对彼此来说都是他乡。 久雨阴沉已经持续了十来天,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天光。傍晚在西轩下饮酒,两条鲤鱼忽然掉到身旁。 我愿随着飘风离去,与你一起坐下举杯畅饮。可河流正汹涌浩瀚,我的小船无法顺利前行。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只能抬头仰望苍苍云天。回到座位上连连叹息,谁说归家的路漫长呢。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雷雨开篇,描绘了房屋受损的情景,烘托出一种不安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羁人的怀思,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期的迷茫。诗中“霖晦动旬浃,何由觌天光”表现出久雨带来的压抑和对晴天的渴望。“愿随飘风去,联坐举一觞”则体现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向往。然而,“川流正浩瀚,我舟不可方”又道出了现实的困境,归家之路充满艰难。最后,诗人以“还坐三叹息,孰云归路长”结尾,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友情、家乡的眷恋。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南村约庵相携为北野先生八十寿自今岁一行之赋此为例十一月二十九日也 》 —— [ 明 ] 顾清
- 《 王廷辅除广东盐课提举有不堪其事之虑赋此勉之 》 —— [ 明 ] 顾清
- 《 车驾亲征江右命濯庵行北边再用前韵寄赠 》 —— [ 明 ] 顾清
- 《 明日师邵有墙上传诗之作次韵 》 —— [ 明 ] 顾清
- 《 东园忆味苓翁 》 —— [ 明 ] 顾清
- 《 黄家闸南数里地旷多盗丁卯北行阁浅三宿是日风帆迅疾家童指示其处为之怃然 》 —— [ 明 ] 顾清
- 《 淑人启土有感随事写怀用辛巳韵 》 —— [ 明 ] 顾清
- 《 芙蓉书舍为瓯滨宗伯赋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