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王应藩工真行书尤善题署予辑郡志为予留数月将归赋此赠之

· 顾清
王郎运笔如运帚,大字如盘一挥手。 有时细意写乌丝,蚊脚蝇头满窗牖。 松江古志新刻成,龙宫塔庙俱镌铭。 淩云巨榜专有待,不学韦公白发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运笔:指写字、画画时运用笔锋的动作。
  • 乌丝:指黑色的丝绢。此处指一种书写用纸,纸上有黑色的界栏。
  • 蚊脚蝇头:形容字非常小,像蚊子的脚和苍蝇的头一样。
  • 松江古志:关于松江地区的古老方志。
  • 镌(juān)铭:雕刻铭文。
  • 淩(líng)云巨榜:高大雄伟的匾额。

翻译

王郎写字运笔如同挥动扫帚,写大字时如同大盘子,一挥而就。有时他会用心地在乌丝纸上书写,蝇头小字布满窗户。松江的古方志新刻完成,龙宫塔庙的铭文都已镌刻好。那高大雄伟的匾额正专门等着他呢,可不要学韦公,等到头发白了才有所成。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应藩书法技艺的赞美。诗的前两句通过“运笔如运帚”“大字如盘一挥手”,生动地表现了王应藩写大字时的豪迈与潇洒。接下来的两句“有时细意写乌丝,蚊脚蝇头满窗牖”,则展示了他写小字时的精细和耐心。后面提到松江古志的新刻以及龙宫塔庙的镌铭,暗示了王应藩的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和重要。最后两句“淩云巨榜专有待,不学韦公白发生”,表达了对王应藩的期望,希望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要虚度光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将王应藩的书法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对他的鼓励和肯定。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