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时章除瑞安侯训导侯实慈寿宫弟时章内翰师召子也
长乐清风动内朝,汉宫阴马宋高曹。
外家多福遵慈训,西塾延宾得隽髦。
永日青襟环讲坐,有时红烛对挥毫。
相看益重酬恩地,身是銮坡旧凤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时章:人名。
- 除:任命官职。
- 瑞安侯训导:官职名。
- 侯:指瑞安侯。
- 实慈寿宫弟:(实,当为“是”,可能是传抄错误)是慈寿宫太后的弟弟(家人)。
- 内翰:翰林的别称。
- 师召:可能是人的名字,乔时章父亲的字或号。
- 长乐:本指汉代长乐宫,此处借指皇宫。
- 阴马:骏马名。这里应是比喻优秀的人才。(阴,读“yīn”)
- 宋高曹:可能指宋代的高官或优秀人才,具体指向不明。
- 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此处指太后娘家。
- 慈训:母或父的教诲。
- 西塾:古代设在路寝西侧的学塾。
- 延宾:邀请宾客。
- 隽髦:杰出之士。(隽,读“jùn”)
- 永日:长日,漫长的白天。
- 青襟:青色衣领,此处代指学子。
- 銮坡:唐德宗时,尝移学士院于金銮殿旁的坡上,后因以“銮坡”为翰林院的别称。(銮,读“luán”)
- 凤毛:比喻人子有才似其父辈者。
翻译
皇宫内吹拂着清正和畅的风,汉朝宫廷中有骏马,宋代有高位贤才。太后娘家福泽深厚,遵循慈爱的教诲,在西边学塾邀请杰出之士作为宾客。漫长的白天里,学子们围坐在一起讲学,有时点着红烛相对挥笔写作。相互对望更加看重这报答恩情之地,自身就是翰林院旧有的有才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顾清为乔时章担任瑞安侯训导之事而作。诗中用“长乐清风”“汉宫阴马宋高曹”等词句来形容朝廷的气象和人才的优秀,表现出对当时朝廷的一种赞美。接着描述了乔时章所在的地方,外家多福,学塾延宾,展现出一种积极的氛围。诗中通过“永日青襟环讲坐,有时红烛对挥毫”的描写,烘托出浓厚的学习和文化氛围。最后,诗人表示相看益重酬恩地,强调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以及乔时章作为有才之人的身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场景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乔时章的祝贺和对这一职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