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业:南京的古称。(建:jiàn;业:yè)
- 燕台:指燕京,今北京市。(燕:yān;台:tái)
- 和璧:和氏璧,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和:hé;璧:bì)
- 荆江:长江的一段,在今湖北枝江至湖南城陵矶之间。(荆:jīng)
- 临岐:指在岔路口分别。(临:lín;岐:qí)
- 游刃视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比喻技艺熟练,得心应手。
翻译
在南京的西风中回忆起系着船的情景,在燕京这次分别后又过了一个秋天。 也知道如同和氏璧那样优秀的你终究会闻名于世,遗憾的是在荆江边又让人产生了倚楼思乡的愁绪。 暂且不要在分别的岔路口为远行的路途而悲伤,应该要有像庖丁解牛那样熟练的技艺,看待问题游刃有余。 长安的春色年年都是如此相似,一样会有贵族子弟在这里尽情地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为送别吴汝玉下第而作。诗的首联通过回忆在建业的分别,以及此次在燕台分别后又过一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舍。颔联中,诗人认为吴汝玉如同和氏璧一样终会传世,表达了对他的才华的肯定,同时“恨向荆江复倚楼”一句又透露出一丝忧伤。颈联则是诗人对吴汝玉的鼓励,希望他不要因挫折而悲伤,要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练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尾联以长安春色年年相似为背景,暗示人生的机遇和美好总会存在,鼓励吴汝玉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意境深远。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孚若出示乃兄九三先生瑶草篇敬题其后 》 —— [ 明 ] 顾清
- 《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书留别赋此寄赠 》 —— [ 明 ] 顾清
- 《 伯畴宫谕登第予同考春闱今年又得其子彦式魁省试伯畴可谓不亡而予亦与有荣矣彦式告归逆妇俯仰慨然赋此为赠 》 —— [ 明 ] 顾清
- 《 庚戌初度 》 —— [ 明 ] 顾清
- 《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 —— [ 明 ] 顾清
- 《 甲戌定庵生日涯翁有八十三回秋月圆之句乙亥仍用韵但改三为四约岁赋一篇今年未及赋而捐馆追用翁意奉补此章僭不自量正可发寿筵之一粲也 》 —— [ 明 ] 顾清
- 《 岁云晚矣园居独谣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 》 —— [ 明 ] 顾清
- 《 春日杂书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