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欸乃(ǎi nǎi):象声词,摇橹声。
- 谪仙楼:指李白所登的黄鹤楼或其他以谪仙命名的楼阁,诗中可能特指南京的某个楼阁。
- 金陵:今南京。
- 三边朔漠:泛指边疆地区。三边,汉代指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泛指边疆。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翻译
摇橹声渐渐消失,客居之人的思绪忧愁却未消,我来到江边登上谪仙楼。寒冷的风直接吹动着金陵的雨,汹涌的浪长久地连着白鹭洲。万里中原地区升腾着肃杀之气,边疆的大漠让人埋怨身上的貂裘。清楚地记得如同野鸭归巢般离去时伤心哭泣的那一天,回首望去,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年。
赏析
这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首联通过“欸乃听残”烘托出一种忧愁的氛围,“客思愁”点明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描写了金陵的风雨和浪涛,以景衬情,进一步渲染了愁绪。颈联则将目光转向中原和边疆,“腾杀气”“怨貂裘”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对边地生活的不满。尾联通过回忆离去时的情景,“回首茫茫又两秋”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诗人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将个人的愁绪与对国家、世事的忧虑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