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邝檗庵

寺门千顷碧琉璃,烧香独对閒支颐。 大牛道者禅山来,为我朗说禅山事。 禅山万市六衢通,珠林宝树如排丛。 毗耶阒寂无人到,今移此室在其中。 室中居士雪霜姿,大千搏取终无时。 金刚轮际香积土,六方震动如吹篪。 雪白摩尼生慧眼,春花天女执军持。 建安文气五綵笔,龙眠山庄尤描得。 脚底胸中无远迩,明霞举举秋空出。 昔年我走大关东,千山古佛凝双瞳。 金陵几度忆分手,挑灯坐念无如公。 思智妙密心境宽,金刀镌玉光玲珑。 今年五十又过一,大牛有口寿不得。 我作此篇当紫芝,千年之日如今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支颐(zhī yí):以手托下巴。
  • 毗耶(pí yé):佛教语,又作“毗邪”,为古印度城名,维摩诘居士住此。此处或指禅房。
  • 篪(chí):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 摩尼(mó ní):宝珠,这里可能指佛珠。
  • 军持(jūn chí):一种盛水器,佛教徒用的净瓶。

翻译

寺庙门前千顷湖水如碧绿的琉璃,我烧香后独自对着湖水托着下巴。大牛道者从禅山而来,为我清晰地讲述禅山的事情。禅山的集市繁华,道路四通八达,珍珠般的树林、宝贵的树木像排列的丛林。毗耶寂静无人到达,如今这居士的居室就如同在那其中。室中的居士有着如霜雪般高洁的姿态,尽力去博取大千世界却始终没有停止的时候。如同金刚轮边际的香积土,六方都震动起来,如同吹奏竹篪一般。那雪白的佛珠让人产生聪慧的眼光,春天的花和天女拿着净瓶。有着建安文学的气质和五彩的文笔,龙眠山庄尤其能够描绘得出。心里没有远近之分,明丽的云霞高高升起,在秋空中显现。过去我行走在大关东,千山的古佛凝视着。在金陵多次回忆起分别的时候,挑着灯坐着思念,没有比得上您的。您的思维智慧巧妙细密,心境宽广,如用金刀镌刻的玉石,光芒玲珑剔透。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大牛您虽有口却难以说出长寿的话。我写这篇文章当作紫芝,希望千年的日子都如同今天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禅山的景色、居士的姿态以及作者对大牛道者的思念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顷碧琉璃”的湖水、“珠林宝树”、“金刚轮际香积土”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居士的描写,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不懈追求的精神。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文学韵味。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