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何重器尝通守松江以福建盐课提举致仕其子鉴鏊入太学频辱惠音且存问吾乡故旧甚悉感其雅情赋此奉寄

· 顾清
锦屏山北阆州城,心识君家到未能。 万里有情传尺素,一时回首共青冥。 云阶接武人如玉,江寺寻春酒似渑。 若问吴乡旧游伴,梦回东望晓天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保宁何重器:人名,姓何名重器,字保宁。
  • 通守:官名,隋开皇时设置,职位次于太守,协助郡守管理一郡的行政事务。
  • 松江:今属上海市。
  • 盐课提举:官名,主管盐税事务。
  • 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职)。
  • 鉴鏊:何重器的儿子。
  •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 锦屏山:山名,在中国多地有此山名,此处指何重器家乡的锦屏山。
  • 阆(làng)州城:地名。
  • 尺素:书信。
  • 青冥:形容高远的天空。
  • 云阶接武:指在朝廷中行走。云阶,高阶。接武,步履相接。
  • 渑(shéng):古水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区一带。此处借指美酒。

翻译

在锦屏山北的阆州城里,我心里一直知道您家所在,但未能亲身前往。万里之外您情意深厚地传来书信,一时间我回首望向高远的天空,心中满是感慨。在朝廷中行走的您的儿子们如美玉般出众,在江寺寻春时所饮的酒如渑水般甘美。倘若您问起我家乡的旧友同伴,我在梦中回到东方远望,直到拂晓的天星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顾清对何重器及其子的回应。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何重器的敬仰以及对其来信的感激之情。首联点明何重器的家乡,虽心向往之,却未能抵达,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遗憾的情感基调。颔联通过“万里有情传尺素”表现出何重器的深情厚谊,以及作者收到书信后的感慨,“一时回首共青冥”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境界。颈联夸赞何重器的儿子们在朝廷中表现出众,且描绘了在江寺寻春饮酒的美好场景。尾联则回应了何重器对作者家乡故旧的关心,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用词典雅,将作者的情感与对对方的赞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