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宸(zǐ chén):宫殿名,借指帝王宫廷。
- 寝园:指帝王的陵园。
- 时祀:按四季所举行的祭祀。
- 亲臣:亲信的臣子。
- 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
- 松梓:松树和梓树,古代多种在墓地。
- 衣冠:指古代士以上戴冠,亦指士以上的服装,这里借指参加祭祀的人们。
- 庭楹:堂前的柱子,借指堂前。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泛指各种礼器。
- 精禋(jīng yīn):精诚的祭祀。
- 甘泉赋:汉代扬雄所作,此处指歌功颂德的文章。
- 指日: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 皇舆:亦作“皇轝 ”,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
- 翠麟:指翠色麒麟,代指皇帝的车驾。
翻译
秋风在帝王的宫廷中吹动,寝园举行按时的祭祀,皇帝敕令亲信的臣子前往。
如云般聚集的人们身着礼服前来,松树和梓树围绕着墓地,月光照亮堂前,祭祀的礼器摆放整齐。
天地有灵,汇聚着帝王的祥瑞之气,山陵永远享受着精诚的祭祀。
作为臣子想要献上歌功颂德的文章,不久之后皇帝的车驾就会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元时节谒陵的场景,表现出了皇家祭祀的庄严和隆重。首联点明了时间和事件,秋风吹动宫廷,皇帝派亲臣前往寝园祭祀。颔联描写了祭祀时的场景,人员众多,礼器齐备,展现出祭祀的盛大。颈联强调了天地的灵气和山陵所享有的祭祀,体现了对皇家的尊崇。尾联表达了臣子们想要歌功颂德的愿望,以及对皇帝驾临的期待。整首诗意境庄重,语言优美,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和祭祀的重要性。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晚坐东轩睹水木山亭知为夏忠靖公赐第感旧怀贤得绝句八首 》 —— [ 明 ] 顾清
- 《 北野书约东路见候用前韵 》 —— [ 明 ] 顾清
- 《 拟谒泰陵不果还宿僧房再用前韵 》 —— [ 明 ] 顾清
- 《 昔司空表圣辞官后预营冢圹与宾客同游世传以为达予葬淑人迫于岁暮功虽未讫而规制定矣营度往还得绝句十二首目之曰生游棹歌非敢仰希先躅亦聊以寄兴云尔 》 —— [ 明 ] 顾清
- 《 柯学士先生所种二柏树歌 》 —— [ 明 ] 顾清
- 《 西苑观太液莲圆殿古松及进冰者各记以诗其一 》 —— [ 明 ] 顾清
- 《 次石楼太史和陈时雨大行刘汝中中舍东圃联句韵 》 —— [ 明 ] 顾清
- 《 沈石田画杨君谦僧普泰雪夜谈玄图 》 —— [ 明 ] 顾清
相关推荐
- 《 七月十有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生且于其案间得若纸若缯者一沓皆公所书或印者翻之有如帜者三有曰苛政曰赃吏忘其一焉问傍立者以何所用云始朝议欲遣公为某使故建此云觉而赋诗四绝 其二 》 —— [ 宋 ] 赵蕃
- 《 望月婆罗门引中元步月 》 —— [ 清 ] 顾太清
- 《 中元旧县驿夜歌 》 —— [ 清 ] 梦麟
- 《 七月十五日邦衡用前韵送薰衣香二贴次韵为谢 》 —— [ 宋 ] 周必大
- 《 中元日登越王台望海南 》 —— [ 宋 ] 曾丰
- 《 中元夜泊淮口 》 —— [ 唐 ] 罗隐
- 《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十 》 —— [ 明 ] 李东阳
- 《 中元日赠张尊师 》 —— [ 唐 ] 令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