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戎墟七寺贻非身耆宿

晚泊苍梧春雨晴,晓过七寺水云清。 门环空翠饶山色,社集群英不世情。 法运岂应长寂寞,真风原可远流行。 随缘隐显前贤事,珍重岩阿道易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戎墟:地名,具体所在不详。
  • 耆宿(qí sù):年高有德望的人。
  • 苍梧:古地名,在今广西境内。
  • :围绕。
  • :丰富,多。
  • 社集:团体聚集。
  • 不世情:超俗之情。
  • 法运:佛法的命运。
  • 真风:纯正的风尚或风格。

翻译

傍晚时分,船停泊在苍梧,春雨初晴,清晨我经过七座寺庙,这里水云清澈。寺庙的门环周围满是苍翠的景色,山峦丰富多姿,社团聚集着一群英才,他们有着超俗的情怀。佛法的命运怎会长久地寂寞呢,纯正的风尚原本是可以广泛流传的。顺应缘分或隐或显,这是前代贤者的行事方式,要珍重山岩边的道理,这样道就容易修成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苍梧地区的游历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晚泊苍梧时的春雨初晴和清晨路过七寺时的水云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寺庙周围的美景以及社团中英才的超俗情怀,表达了对美好景色和高尚人情的赞美。诗中还提到佛法的命运和纯正风尚的流行,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和正道的思考与期望。最后,诗人强调了随缘隐显的处世态度以及珍重岩阿之道易成的观点,反映了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理念。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情和真理的感悟。

释今辩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