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端午蒙邑侯张潮山见召与郡博朱观閒春元黄笔阳贡元邱二山邑幕周龙山同宴印山亭赋二律以识胜游云
剑蒲呈绿火榴红,佳节登临与众同。
山水萦回图画里,宾朋笑语翠微中。
悬蒲插艾从今俗,观渡哦骚慨古风。
尊酒兴阑人散后,半钩新月照晴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剑蒲(jiàn pú):菖蒲的一种,因叶子形状像剑而得名。
- 火榴:石榴花,因其颜色火红,故称。
- 萦回(yíng huí):回旋环绕。
- 宾朋:宾客和朋友。
- 翠微(cuì wēi):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悬蒲插艾:端午节的习俗,在门口悬挂菖蒲和艾草以驱邪。
- 哦骚(é sāo):吟诵《离骚》等诗篇。
翻译
菖蒲呈现出翠绿的颜色,石榴花红艳艳的,在这佳节来临之时,我和众人一同登高游览。 山水回旋环绕,如在图画之中,宾客朋友们在青翠的山色中欢声笑语。 悬挂菖蒲、插上艾草是如今的习俗,观看竞渡、吟诵诗篇,感慨古代的风尚。 美酒饮尽,兴致阑珊,人们散去之后,半轮新月照亮了晴朗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情景。诗的首联通过描写菖蒲和石榴花的颜色,点明了节日的氛围和众人同游的情景。颔联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和人们的欢乐,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颈联提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对古代文化的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尾联以人们散去后新月照亮晴空的景象作结,给人以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端午节的习俗、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节日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