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待泮潞渚单氏两翁以乡里来会长者八十二少者七十三皆朴茂淳古类山谷中人溯其生当宣德正统间得气之方厚者也为之感叹适有以画竹惠者因书其上赠之正月二十日

· 顾清
手披双竹写新诗,往伴高堂两鬓丝。 总是目前稀有物,升平父老岁寒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àn):融解,分散。
  • 潞渚:潞水边的小洲。
  • 朴茂淳古:朴实淳厚且古老。
  •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
  • 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

翻译

我手拿着两支竹子写下新的诗篇,前去陪伴高堂之上两位鬓发已白的老人。他们都是眼前少见的人物,在太平盛世中,他们就如那经冬不凋的竹子,如同这两位老人一样的父老乡亲,亦是这升平之世的宝贵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两位老人的相遇,表达了对他们朴实淳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太平盛世中人们美好品质的歌颂。诗中以“手披双竹写新诗”开篇,引出后面的内容,“往伴高堂两鬓丝”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位老人的形象。“总是目前稀有物”强调了老人的独特与珍贵,而“升平父老岁寒枝”则将老人比作经冬不凋的竹子,象征着他们坚韧的品质和在升平之世中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寓意深刻。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