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絅庵示读近报及和叶竹窗二首次韵奉答并寄竹窗
十载京尘扑面红,角巾常恐后诸公。
陶潜此日方知是,徐邈当年也号通。
近海溪塘鱼并美,中天楼阁栋俱隆。
相期甚愧先生厚,无复郊亭七日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尘:指京都的尘俗之事。(“京”,jīng)
-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角”,jiǎo)
- 后诸公:表示落在众人之后。
- 陶潜:东晋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潜”,qián)
-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以嗜酒闻名,时人称之为“中圣人”,后用“徐邈通”指饮酒。(“邈”,miǎo)
翻译
在京城的尘俗中待了十年,事事皆不如意使我面色泛红,戴着角巾常常担心自己落在众人之后。 到今日才明白陶潜的心境,徐邈当年也因嗜酒被称“中圣人”得以畅意。 靠近海边的溪塘中鱼儿鲜美,天空中的楼阁高大壮观,栋梁全都雄伟高耸。 很惭愧辜负了先生的深厚情谊,不再有像当年王献之那样在郊亭停留好酒贪杯的情景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京城的感慨和对一些古人的联想,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人情谊的回应以及对某种过去情景的怀念和反思。首联描绘了诗人在京城的疲惫和不安,颔联通过陶潜和徐邈的典故,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某种放纵的认同。颈联写景,展示出美好的景象,或许也是对理想境界的一种暗示。尾联则表达了对先生情谊的感激以及对过去某种行为的自省。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用典恰当,将诗人的内心世界细腻地展现了出来。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颐浩辩公寄莼菜瓜菹有别久不见渴心生尘之语因以为韵作绝句八首寄谢 》 —— [ 明 ] 顾清
- 《 忆家园廿六首石榴 》 —— [ 明 ] 顾清
- 《 己巳待泮潞渚单氏两翁以乡里来会长者八十二少者七十三皆朴茂淳古类山谷中人溯其生当宣德正统间得气之方厚者也为之感叹适有以画竹惠者因书其上赠之正月二十日 》 —— [ 明 ] 顾清
- 《 访陈时雨不遇次刘文敷韵 》 —— [ 明 ] 顾清
- 《 游香山 》 —— [ 明 ] 顾清
- 《 王思德寄歙研吴笺 》 —— [ 明 ] 顾清
- 《 书饶贡士友爱堂卷 》 —— [ 明 ] 顾清
- 《 刘参议维信赴广东索诗未及赋而其子应占入翰林因以寄贺 》 —— [ 明 ] 顾清
相关推荐
- 《 奉和真宗御制后苑杂花海棠 》 —— [ 宋 ] 刘筠
- 《 南乡子 其一 十月海棠 》 —— [ 宋 ] 李石
-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其一 》 —— [ 金 ] 元好问
- 《 赵叔敬佥宪示和东湖诗次韵写怀因以为赠 》 —— [ 明 ] 顾清
- 《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 》 —— [ 宋 ] 范成大
- 《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 》 —— [ 宋 ] 朱熹
- 《 锦亭 》 —— [ 宋 ] 陆游
- 《 和咏海棠韵 》 —— [ 元 ] 李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