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府长史王先生珙清壬子荐名时寔预试事往以公事入都索诗为别赋此奉寄

· 顾清
宦途南北叹蓬萍,一笑翻令别恨生。 三十年来托深契,四千人里愧虚名。 每从朱邸开鱼素,如在红帘听鹿鸣。 开道府中无限乐,主君今日汉东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í):同“实”,确实。
  • 蓬萍:像蓬草和浮萍一样,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契合,指情谊深厚。
  • 朱邸:指古代贵族府邸,这里借指王府。
  • 鱼素:书信。
  • 鹿鸣:这里指科举考试。

翻译

在仕途上奔走于南北,不禁感叹生活如蓬草和浮萍般漂泊不定,一个微笑却反而让离别的愁恨油然而生。三十年来我们彼此情谊深厚,可在四千人才中,我惭愧自己徒有虚名。常常从王府收到你的书信,就如同在红帘内听到科举考试的佳音。知道王府中有无限的快乐,您今日就如同汉代的东平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写给崇府长史王先生珙的赠别诗。诗中首先感慨了仕途的漂泊不定,以及离别带来的愁绪。接着回忆了两人三十年来的深厚情谊,并表达了自己对虚名的惭愧。然后通过“每从朱邸开鱼素,如在红帘听鹿鸣”这一诗句,描绘了他们之间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以及对科举考试的关注。最后,诗人提到王府中的快乐,将王先生比作汉代的东平王,既是对他的一种赞美,也表达了对他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自然,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