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涉淖屡濒危殆晚憩鲍监南斋用前韵

· 顾清
久晴思雨雨思晴,晴日依然是雨行。 屡涉泥涂愧舆皂,敢誇轩盖后公卿。 良苗近甸高低满,王气诸陵日夜生。 细听白头宫监语,劫灰何必问昆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涉淖(nào):指行走在烂泥中。
  • 舆皂:古代称造车工人与养马的人为舆皂,这里泛指仆役。
  • 轩盖:车上的伞盖,借指达官贵人的车子或他们的车乘。
  • 甸(diàn):指郊外。

翻译

长久晴天就盼望下雨,下雨时又盼望晴天,晴天时却依旧在雨中出行。 多次行走在泥泞之中,愧对那些仆役们,怎敢自夸车乘能在公卿之后呢。 良田中的禾苗在近处的郊外高低错落充满田野,帝王之气在诸多陵墓间日夜生发。 仔细倾听白发宫监的话语,劫后的灰烬又何必去问昆明池呢。

赏析

这首诗以天气的变化和出行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首联通过对人们对晴雨天气的期盼,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态。颔联描述了在泥泞中行走的艰难以及诗人的自我反思。颈联描绘了郊外良田的景象和陵寝间的帝王之气,可能暗示着历史的兴衰和变迁。尾联中诗人倾听宫监的话语,提到劫灰和昆明,似乎蕴含着对过去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沧桑和思考的情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