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

未得随师集雁班,喜闻安乐住青山。 白云万里归平陆,紫气千层护上关。 匹练且扶悬磴直,一身敢爱避人间。 明年一幅镰刀颂,持献峰头慰道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集雁班:像大雁群一样聚集的队列,这里指追随者的队伍。(“雁”,读音为“yàn”)
  • 平陆:平原。(“陆”,读音为“lù”)
  • 紫气:古人认为紫气是祥瑞之气。(“紫”,读音为“zǐ”)
  • 上关:指高处的关隘或地方。(“关”,读音为“guān”)
  • 匹练:像一匹白绢的水流,这里形容陡峭的山路如同白绢一般。(“匹”,读音为“pǐ”;“练”,读音为“liàn”)
  • 悬磴:高悬的石级。(“磴”,读音为“dèng”)

翻译

没能跟随老师加入像大雁群一样的追随者队伍,高兴地听闻老师在安宁快乐的青山中居住。 万里的白云回到了平原之上,层层的紫气护卫着高处的关隘。 陡峭如白绢的山路姑且扶持着才能通过那高悬的石级,我这一身敢于喜爱这避开人间纷扰的地方。 明年创作一幅关于镰刀的颂歌,拿着它呈献到山峰之顶,慰藉老师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仰和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诗的首联表达了作者未能随师的遗憾,但对老师安居青山感到欣慰。颔联通过描绘白云归平陆和紫气护上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瑞的氛围。颈联描述了山路的陡峭和作者对避世之地的喜爱,体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尾联则表明作者希望明年能以镰刀颂来献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巧妙,将作者的情感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