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喜侄怀慎至盐城二首

玄子南游白鹭洲,谢安久客慰赓酬。 良宵有兴频烧烛,急景酣歌不下楼。 青眼天涯春几许,白头乡思日三秋。 重嗟筋力江天阔,拟伴青藜返故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子:指赵完璧的侄子赵怀慎。
  • 白鹭洲:地名,位于今江苏省盐城市。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这里比喻赵完璧自己。
  • 赓酬:继续酬答,这里指与侄子的交流。
  • 急景:指时光匆匆。
  • 青眼:指对人的喜爱和重视。
  • 白头:指年老。
  •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 三秋:指三年,也泛指时间长久。
  • 重嗟:深深叹息。
  • 筋力:体力,精力。
  • 江天阔:形容江面宽阔,也比喻人生路途遥远。
  • 青藜:指拐杖,这里比喻扶持。
  • 故州:指故乡。

翻译

侄子赵怀慎南游至白鹭洲,我这久居他乡的人得以安慰,与他继续交流。美好的夜晚兴致勃勃,频繁点燃蜡烛,时光匆匆,我却在楼上畅饮歌唱,不愿下楼。在天涯相望的春天里,我对他充满了喜爱,但年老的我,对家乡的思念如同三秋之久。深深叹息自己的体力和精力,面对宽阔的江天,我打算依靠拐杖,陪伴侄子返回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侄子赵怀慎南游归来的喜悦,以及自己长久客居他乡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良宵有兴频烧烛”和“急景酣歌不下楼”描绘了与侄子相聚的欢乐时光,而“青眼天涯春几许,白头乡思日三秋”则抒发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结尾的“重嗟筋力江天阔,拟伴青藜返故州”更是透露出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