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 刘基
当途乱天纪,赤帝悬空名。 宁知辟掾日,祸机巳潜萌。 晋主念私劳,荀冯巧相迎。 抚床竟不寤,骨肉成鲵鲸。 好还实天道,狙诈徒人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当途:当权。
  • 天纪:天道,天理。
  • 赤帝:指汉高祖刘邦,传说他是赤帝子。
  • 辟掾:指选拔官员。
  • 祸机:祸患的隐伏。
  • 潜萌:暗中萌发。
  • 晋主:指晋朝的君主。
  • 荀冯:人名,可能是指晋朝的官员。
  • 抚床:指君主抚摸床榻,表示忧虑。
  • 不寤:不醒悟。
  • 骨肉:指亲人。
  • 鲵鲸:大鱼,比喻大祸。
  • 好还:指因果报应。
  • 天道:自然的法则。
  • 狙诈:狡猾欺诈。
  • 徒人情:只是人的情感所为。

翻译

当权者扰乱了天理,赤帝刘邦虽有空名却无实权。 谁知在选拔官员之时,祸患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晋朝的君主只顾念个人的恩怨,荀冯等人巧言令色迎合君意。 君主忧虑地抚摸床榻,却未能醒悟,最终导致亲族遭受大祸。 因果报应是天道的体现,狡猾欺诈不过是人的情感所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祸患与因果报应。诗中“当途乱天纪”一句,直接指责了当权者的失德,而“赤帝悬空名”则暗指汉高祖虽有名无实。后文通过对晋朝君主和荀冯的描述,展现了权力斗争中的私心与狡诈,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最后,诗人强调了天道的公正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