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五首

· 刘基
有客款我庐,身披紫云袍。 鸣驺列前后,从者皆俊髦。 坐我蓬筚下,向我谈伊皋。 手斡北斗魁,足踏东海鳌。 高视六合内,泰山等毫毛。 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 醉卧不知晓,衡门塞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拜访。
  • :简陋的房屋。
  • 紫云袍:古代高官的服饰,这里指来客身份显赫。
  • 鸣驺(zōu):古代官员出行时前导的骑卒,他们鸣锣开道。
  • 俊髦:英俊的年轻人,这里指随从。
  • 蓬筚:用蓬草和荆竹编制的门,形容居所简陋。
  • 伊皋:伊尹和皋陶,古代著名的贤臣。
  • (wò):旋转。
  • 北斗魁:北斗七星的前四颗星,这里比喻掌握大权。
  • 东海鳌:传说中的巨鳌,这里比喻稳固的基石。
  •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挥袂:挥动衣袖,表示辞别。
  • (láo):浊酒。
  • 衡门:横木为门,形容居所简陋。

翻译

有客人来拜访我的简陋小屋,他身穿着显赫的紫云袍。 前呼后拥的骑卒列队开道,随从们都是英俊的年轻人。 他坐在我这用蓬草和荆竹编制的门下,向我谈论古代贤臣伊尹和皋陶。 他手中旋转着象征大权的北斗七星,脚踏着传说中的东海巨鳌。 他高视阔步,视天下如无物,泰山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一根毫毛。 他挥动衣袖向我辞别,我请他暂且留下共饮浊酒。 醉意朦胧中不知天已破晓,简陋的门前已被蓬蒿堵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显赫的来客拜访简陋居所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超然物外、不慕名利的隐逸情怀。来客身披紫云袍、鸣驺列队,彰显其高贵身份,而主人公却居于蓬筚之下,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表达了主人公对权势的淡漠,宁愿醉卧蓬蒿之中,也不愿随波逐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贵的超然态度。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