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 刘基
食毒偶不死,谓言堇可餐。 堕河偶不溺,谓是天所完。 侈心不自顾,利欲纷多端。 百胜困一踬,名灭躯体残。 君子戒徼幸,小人乐灾患。 不见瑶与羽,千载遗悲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ǐn):一种有毒的植物,即紫堇。
  • 天所完:天意所保全。
  • 徼幸(jiǎo xìng):侥幸。
  • 瑶与羽: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瑶池和羽人,这里比喻高洁不凡的人物。

翻译

偶然吃了毒物却没有死,就以为紫堇也可以食用。 偶然掉进河里却没有溺水,就认为是天意保全了自己。 放纵的心思不加节制,利益和欲望纷繁复杂。 即使百战百胜,一次失败就可能名誉扫地,身体残破。 君子戒备侥幸心理,小人却乐于看到灾难和痛苦。 你没看见瑶池和羽人吗,他们千年来留下的只有悲伤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道德的沦丧。诗人以食毒不死、堕河不溺的偶然事件,讽刺人们因一时的侥幸而产生的盲目自信和放纵。诗中“君子戒徼幸,小人乐灾患”一句,鲜明地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面对命运和道德选择时的不同态度。最后,以瑶池和羽人的悲剧,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的得意而忘乎所以,否则最终只会留下无尽的悲酸。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