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

· 刘基
白璧閟顽矿,沦晦同泥沙。 朽壤生夜光,见者咸惊嗟。 君子分寂寞,小人互矜誇。 枯瘁若秋蓬,鲜艳如春华。 狂风忽簸荡,飘落归谁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璧:白色的玉璧,指珍贵的玉石。
  • (bì):隐藏,不显露。
  • 顽矿:坚硬的矿石。
  • 沦晦:沉没,不为人知。
  • 夜光:指夜明珠,能在暗中发光。
  • 矜誇(jīn kuā):自夸,自大。
  • 枯瘁:干枯憔悴。
  • 秋蓬:秋天的蓬草,形容枯萎。
  • 春华:春天的花朵,形容鲜艳。
  • 簸荡:摇动,颠簸。

翻译

珍贵的白玉隐藏在坚硬的矿石中,沉沦不显如同泥沙。 腐朽的土壤中生出夜光珠,见到的人都会惊叹。 君子享受孤独与寂寞,小人则相互自夸。 生命枯萎如同秋天的蓬草,鲜艳则如春天的花朵。 狂风突然吹动,飘落的花瓣归于谁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璧与夜光、君子与小人、秋蓬与春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白璧閟顽矿”与“朽壤生夜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珍贵之物常隐藏于平凡之中,而真正的价值往往不易被发现。后文通过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态度,以及生命状态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不一致性。最后,“狂风忽簸荡,飘落归谁家”则寓意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引人深思。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