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 初夏
海榴花似火,看看又见,麦秋时候。枝上鸣蜩,断续一庭金奏。翠沼风漪未定,看叶底、明珠圆溜。苔径黝,虾须挂处,有人消瘦。
缅想那日欢娱,是鸿雁来初,芙蓉开后。蔓草青芜,但觉暗愁依旧。欲把相思寄与,雾烟惨、不堪回首。凝望久,寒鸦自啼疏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榴:即石榴,因其多产于海外,故称。
- 麦秋:指麦子成熟的季节,即农历四月。
- 鸣蜩:指蝉鸣。
- 金奏:形容蝉鸣声如金属撞击。
- 风漪: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
- 明珠:比喻荷叶上的水珠。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
- 黝:深黑色。
- 虾须:指帘子上的流苏,形状似虾须。
- 缅想:遥想,回忆。
- 鸿雁来初:指初秋时节,鸿雁开始南飞。
- 芙蓉:荷花。
- 蔓草青芜:杂草丛生。
- 暗愁:隐秘的忧愁。
- 雾烟:雾气和烟霭。
- 寒鸦:乌鸦。
翻译
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转眼又到了麦子成熟的初夏时节。树上的蝉鸣断断续续,如同满庭的金色乐章。风吹过翠绿的水面,波纹未定,看那荷叶底下,水珠圆润如明珠。长满苔藓的小路深黑,帘子上的流苏挂着,有人因此消瘦。
回忆起那日的欢乐,正是鸿雁初飞,荷花盛开的时候。杂草丛生,青芜一片,只觉得隐秘的忧愁依旧。想要把相思之情寄出,但雾气和烟霭让人不忍回首。凝望良久,只有乌鸦在稀疏的柳树上独自啼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通过石榴花、麦秋、蝉鸣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词中“海榴花似火”形象生动,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活力。后文通过对往日欢乐的缅想,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忧愁,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