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京师答约侄问何日归隐

竹林方欲出,君已问归期。 肝胆灯前剑,勋名镜里丝。 燕台收骏日,汉畤获麟时。 傥奏淩云赋,沧洲去不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肝胆灯前剑:比喻忠诚与决心,如同在灯下磨剑,准备随时行动。
  • 勋名镜里丝:比喻功名如同镜中的丝线,虚幻不实。
  • 燕台收骏日:燕台,古代燕国的台名,这里指朝廷。收骏,比喻选拔英才。
  • 汉畤获麟时:汉畤,汉代的祭天场所。获麟,指得到贤才或吉祥之兆。
  • 傥奏淩云赋:傥,如果。淩云赋,指高远的志向或才华横溢的作品。
  • 沧洲:指隐居之地,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翻译

我正打算离开竹林前往京城,你却已经询问我何时归隐。 在灯下磨剑,展现我的忠诚与决心,但功名却如同镜中的丝线,虚幻不实。 当朝廷选拔英才之日,如同汉代祭天场所得到吉祥之兆之时。 如果我能奏出高远的志向或才华横溢的作品,我将毫不犹豫地前往那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肝胆灯前剑”与“勋名镜里丝”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忠诚与决心的看重,以及对功名虚幻不实的认识。后两句则通过“燕台收骏日”与“汉畤获麟时”的比喻,暗示了作者对朝廷选拔英才的期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坚定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