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三首

汉武昔好道,燕齐方士来。 纵横献迂怪,信之无嫌猜。 遥临太一坛,高起通天台。 金枝殿上陈,芙蓉掌中开。 竹宫遥望拜,炯炯神光回。 流连王母宴,诡谲方朔谐。 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 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武:指汉武帝,中国汉朝的一位皇帝,以好道著称。
  • 燕齐:指燕国和齐国,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
  • 迂怪:指奇怪而不切实际的言论或行为。
  • 太一坛:古代祭祀太一神的祭坛。
  • 通天台:古代传说中可以通天的台。
  • 金枝:指华丽的装饰物,这里可能指宫殿的装饰。
  • 竹宫:用竹子建造的宫殿,这里指祭祀场所。
  • 炯炯:形容目光明亮。
  • 王母宴:指西王母的宴会,古代神话中的仙宴。
  • 诡谲:形容言语或行为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 方朔:指东方朔,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滑稽人物。
  • 瑶池:古代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仙境。
  • 幻妄:指虚幻不实的事物。
  • 荒淫:指生活放荡无度。

翻译

汉武帝曾经非常喜好道教,燕国和齐国的方士们纷纷前来。 他们献上各种奇怪而不切实际的言论,汉武帝却深信不疑。 他远道而来,亲临太一坛,高高地建立起通天台。 华丽的装饰在殿上陈列,美丽的芙蓉花在掌中绽放。 在竹宫中远远地望拜,目光明亮,神光回旋。 流连于王母的宴会,东方朔的言辞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昆仑山绵延九万里,瑶池仙境又在哪里呢? 这些虚幻不实的事物最终成就了什么,汉武帝的荒淫生活实在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好道求仙的描述,揭示了其对虚幻事物的盲目追求和最终的荒淫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描绘,如“太一坛”、“通天台”、“金枝”、“竹宫”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仙境画面。通过对汉武帝行为的批判,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虚幻、追求与结果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蒋山卿

明扬州府仪真人,字子云,号南泠。正德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以谏武宗南巡被杖,谪前军都督府都事。世宗立,召复故官,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有《南泠集》。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