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蛩(qióng):蟋蟀。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风轻柔而连续。
- 赤日:烈日。
- 黄埃:黄色的尘土。
- 干戈:战争。
- 饥馑(jǐn):饥荒。
翻译
露水落下,蟋蟀鸣叫,寒气逼人,芦苇叶响,雁儿归来。 我的鬓发已经因为忧愁而变得斑白,萱草又何必在晚秋再次开放。 轻柔的悲风吹落了树叶,烈日炎炎,黄尘滚滚。 战争未了,又逢饥荒,人事和天时都令人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露水、蟋蟀、芦苇、雁等自然元素,传达出深秋的寒意和生命的无常。诗中“鬓毛巳为忧生白”一句,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早衰的情感,而“萱草何须晚更开”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生命的无奈和自然的循环。后两句通过对悲风、落木、赤日、黄埃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战争和饥荒带来的苦难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