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无题之作

· 刘基
秋风袅袅作商音,落叶枯荄日夜深。 巳为抵乌投白璧,徒劳点铁冀黄金。 轩辕未必迷襄野,夸父终当死邓林。 笑撚东篱菊花蕊,天寒岁晚尔知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声音悠扬婉转。
  • 商音:古代五音之一,代表秋季,此处指秋风的声音。
  • 枯荄(kū gāi):枯萎的草根。
  • 抵乌:传说中的一种鸟,此处比喻不值得的行为。
  • 白璧:白色的玉璧,代表珍贵之物。
  • 点铁:古代炼金术中试图将普通金属变为黄金的行为,比喻徒劳无功。
  • 轩辕:即黄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
  • 迷襄野:传说黄帝在襄野迷路,此处指即使是伟大的黄帝也有迷茫的时候。
  • 夸父: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人,因追逐太阳而死。
  • 邓林:夸父死后,其杖化为邓林,即桃林。
  • (niǎn):捻,轻轻搓转。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
  • 菊花蕊:菊花的中心部分,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

翻译

秋风轻轻吹拂,发出悠扬的商音,落叶和枯萎的草根在日夜里逐渐加深。 我就像是为了不值得的事情而投掷珍贵的白玉,徒劳地试图将铁变成黄金。 即使是伟大的黄帝也可能在襄野迷路,夸父终究会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死去,化为邓林。 我笑着捻起东边篱笆旁的菊花蕊,在这天寒岁末,只有你知道我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风、落叶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典故,如黄帝迷路、夸父追日,来比喻人生的迷茫和徒劳。最后,诗人以捻菊花蕊的动作,寄托了自己在寒冷岁月中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