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感怀之作

· 刘基
凤去深林鹜在庭,西风回首故山青。 杞人岌岌忧将殒,楚国茫茫醉不醒。 自觉艰虞多错午,谁怜耗斁祝宁丁。 金芝玉蕨甘如蜜,岁晚吾从董五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ù):野鸭。
  • 岌岌 (jí jí):形容非常危险或不稳定。
  • (yǔn):死亡。
  • 错午:交错,混乱。
  • 耗斁 (hào yì):消耗,衰败。
  • 宁丁:安定,平静。
  • 金芝玉蕨:指珍贵的食物。
  • 董五经: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官员。

翻译

凤凰飞离了深林,野鸭却还在庭院中,西风吹过,回首望去,故山依旧青翠。杞人忧天,感到自己即将陨落,楚国的人们却沉醉不醒。自觉处境艰难,多有混乱,谁又能怜悯这消耗和衰败,祈求安宁呢?金芝玉蕨这些珍贵的食物甘甜如蜜,岁末时,我将跟随董五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凤凰与野鸭的对比,以及杞人与楚国人的不同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凤去深林鹜在庭”一句,既描绘了景象,又隐喻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失落。后文通过对“错午”和“耗斁”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混乱时局和衰败国势的忧虑。结尾提到“金芝玉蕨甘如蜜”,则是在艰难中寻求一丝慰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董五经的追随,显示了作者在逆境中仍保持的精神追求。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