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刘基
一天烟霭酝愁阴,庭宇沉沉。画梁燕子来何晚,薄寒犹恋罗衾。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少年欢笑梦中寻,落得伤心。苍梧凤去幽篁死,断弦空系瑶琴。莫更登高望远,杜鹃声在云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霭(yān ǎi):指烟雾和云雾。
  • 酝愁阴:形容天气阴沉,似乎酝酿着忧愁的情绪。
  • 庭宇沉沉:庭院和房屋显得沉重、压抑。
  • 画梁燕子:指在精美屋梁上筑巢的燕子。
  • 罗衾:丝绸被子。
  • 青春未谢:青春尚未凋谢,即青春仍在。
  • 芳径苔深:花间小路长满了青苔,形容环境幽静而荒凉。
  • 苍梧凤去:苍梧是地名,凤去指美好的事物或人已经离去。
  • 幽篁:幽深的竹林。
  • 断弦空系瑶琴:瑶琴的弦断了,只剩下空弦,比喻失去了音乐或美好的事物。
  • 杜鹃声: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象征哀怨或思乡。

翻译

一天中,烟雾和云雾交织,酝酿出忧郁的阴天,庭院和房屋显得沉重。画梁上的燕子来得很晚,似乎还在留恋那薄薄的丝绸被子,感受着微寒。人们只说青春还未凋谢,却不知那花间小路已长满了青苔,显得幽深而荒凉。

在梦中寻找着少年的欢笑,醒来却只得到伤心。苍梧之地,凤凰已去,幽深的竹林也已死寂,瑶琴的弦断了,只剩下空弦。不要再登高望远,因为杜鹃的哀鸣声已在云雾缭绕的林中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阴沉、忧郁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伤。诗中“画梁燕子”、“罗衾”等细腻的意象,以及“苍梧凤去”、“断弦空系瑶琴”等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都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结尾的“杜鹃声在云林”更是以声传情,增强了整首诗的哀愁氛围。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