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遣怀

· 刘基
青春苦寒雨太多,野水极目似秋波。 湖上芳草生巳遍,山中美人愁柰何。 思家无计铲荆棘,避地只恐触蛟鼍。 落花零乱晚风起,坐看城头乌尾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春:指春季。
  • 苦寒:严寒。
  • 极目:尽目力所及。
  •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
  • 芳草:香草。
  • 生巳遍:生长得已经很茂盛。
  • 柰何:如何,怎么办。
  • 铲荆棘:除去障碍。
  • 避地:迁地以避祸患。
  • 蛟鼍:古代传说中的两种动物,蛟能发洪水,鼍即扬子鳄。
  • 乌尾讹:乌鸦的尾巴摇摆不定。

翻译

春天里寒雨频繁,田野上的水波尽目远眺,仿佛秋天的波光。湖边的芳草已经茂盛生长,但山中的美人却因此而愁苦,不知如何是好。思念家乡却无法除去归途的障碍,担心迁徙时会遇到蛟龙和鳄鱼的危险。夜幕降临,晚风吹起,落花随风飘零,我坐在城头,看着乌鸦的尾巴摇摆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雨中的景象,通过“青春苦寒雨太多”和“野水极目似秋波”表达了雨季的连绵和寒意,以及水波的辽阔与秋意。诗中“湖上芳草生巳遍,山中美人愁柰何”则通过对比芳草的茂盛与美人的愁苦,抒发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与忧虑。后两句“思家无计铲荆棘,避地只恐触蛟鼍”和“落花零乱晚风起,坐看城头乌尾讹”则进一步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归家之路的艰难和避祸的恐惧,以及夜晚的孤独和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