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 咏雁
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
楼上有个佳人,闷倚遍阑干,翠眉双聚。泪湿鸦鬟,化成素丝千缕。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榆关:即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是古代重要的关隘。
- 楚江:指长江中游的一段,古代楚国的疆域。
- 梦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现已不存。
- 湘浦:指湘江的岸边。
- 鸦鬟: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髻样式,此处指佳人的发髻。
- 网虫:指蜘蛛。
翻译
在辽阔无垠的天空下,西风席卷大地,无数的大雁飞来。它们早早地从榆关出发,傍晚时分便抵达了烟雨朦胧的楚江。逝去的水带着落花远去,只留下满眼的黄芦和飞舞的絮花。令人心碎的地方,是云雾缭绕的梦泽,月光清冷的湘江岸边。
楼上有一位佳人,她闷闷不乐地倚遍了栏杆,双眉紧锁。泪水沾湿了她那如鸦羽般的发髻,化作了千丝万缕的素丝。每一次望去都更加感到惆怅,夜深了,灯光昏暗,蜘蛛网垂挂在门户上。通往天际的路被阻断了,有谁知道她此时的情感是多么的愁苦。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雁为引,描绘了一幅秋日长空下雁群迁徙的景象,通过“渺长空万里”和“西风动地”等宏大的自然背景,衬托出雁群的渺小与旅途的艰辛。诗中“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一句,巧妙地表达了雁群长途跋涉的情景。后文转入对楼上佳人的描写,通过“闷倚遍阑干”和“泪湿鸦鬟”等细节,深刻刻画了佳人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