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郑何二子宿光孝寺颛上人房

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 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 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 此中堪出世,不寐听寒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释子:指佛教僧人。
  • 诃林:指佛教寺庙。
  • 化城:佛教用语,指佛的居所,也泛指寺庙。
  • 宗雷:指宗炳和雷次宗,两人都是东晋时期的佛教徒,以精通佛教内典著称。
  • 内学:指佛教的深奥学问。
  • 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以博学和修行著称。
  • 禅性:指禅定的境界或心性。
  • 梵声:指佛教的诵经声或梵呗。
  • 出世:指超脱世俗,达到佛教的解脱境界。
  • 寒更:指寒夜中的更声。

翻译

僧人邀请我过夜,在寺庙中探访佛的居所。宗炳和雷次宗精通佛教的深奥学问,支遁是我一生所敬仰的高僧。池中的月光淡化了禅定的境界,风中的铃声回应着梵呗的诵经声。这个地方足以让人超脱世俗,我不愿入睡,静静地听着寒夜中的更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光孝寺与僧人共宿的情景,通过寺庙的静谧环境和佛教文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诗中“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佛教意境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