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用元望韵遣兴见寄

· 刘基
鹁鸠劝春耕,桴鼓帖宵逻。 抚循馀暇日,珠玉生咳唾。 时维青阳初,天子在左个。 布德顺木令,万国罔不和。 禄食自纷纭,抚字谁最课。 幅员若金瓯,丝发无璺破。 涓溜可摧山,机祸不在大。 中夜登高楼,遥瞻太微座。 乾坤漭寥落,日月飞鸟过。 愤惋空有心,盛时嗟巳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鹁鸠(bó jiū):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春天。
  • 桴鼓(fú gǔ):古代用木头敲击的鼓,这里指夜晚巡逻时的鼓声。
  • 抚循(fǔ xún):安抚巡视。
  • 珠玉生咳唾:比喻言辞珍贵,如同珠玉。
  • 青阳(qīng yáng):春天的别称。
  • 左个(zuǒ gè):古代指东方的方位。
  • 布德(bù dé):广施恩德。
  • 幅员(fú yuán):国土的面积。
  • 金瓯(jīn ōu):比喻国家完整无缺。
  • 璺破(wèn pò):裂纹,比喻国家的裂痕。
  • 涓溜(juān liū):细小的水流。
  • 机祸(jī huò):突发的灾难。
  • 太微座(tài wēi zuò):古代星官名,这里指天空。
  • 漭寥落(mǎng liáo luò):广阔而空旷。
  • 盛时(shèng shí):繁荣昌盛的时期。

翻译

鹁鸠鸟儿催促着春天的耕作,夜晚巡逻的鼓声安定了宵禁。在安抚巡视的闲暇之余,言辞如同珠玉般珍贵。春天初至,天子位于东方的方位。广施恩德,顺应木的生机,万国无不和谐。禄食之事纷纭复杂,谁是最擅长抚慰百姓的人呢?国土如金瓯般完整无缺,没有丝毫裂痕。细小的水流也能摧毁山岳,突发的灾难不一定非得巨大。夜半登上高楼,远望天空的太微座。天地广阔空旷,日月如飞鸟般迅速流逝。心中充满愤恨与惋惜,感叹繁荣昌盛的时期已经错过。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开篇,通过鹁鸠和桴鼓的描绘,展现了生机与秩序并存的画面。诗中“珠玉生咳唾”一句,巧妙地以珠玉比喻言辞的珍贵,显示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后文通过对天子施政、国土完整、潜在危机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结尾处,诗人登上高楼,远望星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盛世不再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