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仲卜居英州不遂竟归作此慰之

唐生宿有耽书癖,早岁下帷穷铁摘。 赋就还称八斗才,剑成自倚千人敌。 岂知明月翻暗投,不觉青春易抛掷。 去年辞我游浈阳,南山水石为生色。 芒屦行经碧落天,墨痕渍在云华壁。 山中未具郤卿橐,道傍争避朱公席。 君有腾骧八尺身,何为蹩躠羁风尘。 尔非广柳车中客,亦岂皋桥庑下人。 劝君归来且莫嗔,城南万雉连通津。 青翰翠被堪娱日,柳眼桃心竞发春。 割角谁轻王粲少,曝衣难笑阮家贫。 旧时彩笔休轻掷,此日河东赋颂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耽书癖:沉溺于读书的癖好。“耽”(dān),沉溺、入迷。
  • 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专心读书。
  • 铁摘:此处指刻苦钻研学问。
  • 八斗才:形容人极有才华。
  • 千人敌:指剑术高超,可敌千人。
  • 暗投:比喻明珠暗投,指怀才不遇或好人误入坏境。
  • 浈阳:地名。
  • 芒屦(jù):用芒草编织的鞋子。
  • 碧落天: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泛指天上。
  • 云华壁:云雾缭绕的山壁。
  • 郤卿橐(tuó):“郤”指郤诜(xì shēn),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学问渊博,很有才能,对策第一。“郤卿橐”指装书籍的袋子。
  • 朱公席:“朱公”指朱买臣,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起初贫困,靠卖柴为生,后发迹,“朱公席”指不被重视的人的座位。
  • 腾骧(xiāng):形容马奔跑时昂首的样子,比喻人的志向高远。
  • 蹩躠(bié xiè):指步履艰难。
  • 广柳车:载运棺柩的大车。
  • 皋桥:位于苏州阊门内,东汉时皋伯通居此桥旁,因而得名。“庑(wǔ)”,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
  • 嗔(chēn):生气、发怒。
  •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通津:四通八达的渡口,比喻显要的职位。
  • 青翰翠被:青翰,指船,因有鸟名青翰,善高飞,故用其指代船;翠被,指华丽的被子。
  • 割角:古代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称“割角”,借指童年时代。
  •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早年未受重用。
  • 曝(pù)衣:晒衣服,此处指阮氏家族贫困,没有很多衣物可晒,只有几件粗布衣服,还要轮流拿出来晒,后用来形容家境贫寒。

翻译

唐生向来有沉溺于读书的癖好,早年就放下帷幕专心钻研学问。 写好的赋被称赞为有八斗之才,练成的剑术可以凭借一人抵挡千人。 怎知像明月在暗处投映,不知不觉中青春就轻易地被抛掷。 去年你辞别我前往浈阳游览,那南山水石都因为你而增添了光彩。 你穿着芒草鞋走过云雾缭绕的天空,墨痕留在了云雾中的山壁上。 在山中没有装书籍的袋子,在道路旁人们争相避开不受重视的你。 你有志向高远如骏马奔腾的身躯,为何步履艰难地被尘世所羁绊。 你并非是载运棺柩车中的人,也不是住在走廊下的人。 劝你回来暂且不要生气,城南的城墙绵延不断且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 乘船游玩盖着华丽的被子可以愉快地度过时光,柳树发芽桃花绽放竞相展现春天的气息。 不要轻视自己像年少的王粲一样,也不要因贫困像阮家那样晒几件衣服而难为情。 过去的才华不要轻易放弃,在这一天应该像在河东写出新的赋颂一样展现自己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安慰唐寅仲的作品。诗的开头先赞美唐寅仲的才华和学识,接着感叹他的怀才不遇,青春被抛掷。然后描述了他在浈阳的经历,表现出他的不得志。诗中用了许多典故,如“郤卿橐”“朱公席”“广柳车”“皋桥庑”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同时,通过“明月翻暗投”“青春易抛掷”等词句,表达了对唐寅仲命运的惋惜。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劝唐寅仲不要生气和灰心,鼓励他回归,相信他的才华终会得到施展,城南的美好景色和生活也在等待着他。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安慰,又给予了他鼓励和希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