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英宗命僧剃度于此

绀宇开驰道,天人此给孤。 宫罗裁宝胜,粉壁俪椒涂。 电露浮生感,荣华逝水俱。 薜萝县翠网,杨柳阁雕弧。 壮丽惊游目,清凉减病躯。 出门风色异,羸马倦长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绀宇(gàn yǔ):佛寺的别称。
  •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 给孤:即给孤独长者。此处是指隆福寺,取其慈悲之意。
  • 宫罗:一种丝织品,这里指用来装饰的布料。
  • 宝胜:古时妇女的首饰,这里指寺庙的装饰像宝胜一样华丽。
  • (lì):并列,成双。
  • 椒涂:用椒泥涂饰的道路。
  • 电露:像闪电和露水一样短暂。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皆为野生藤蔓植物。
  • (xuán):同“悬”。

翻译

佛寺矗立在驰道旁,这是天人赐予慈悲之地。 寺庙里的布料裁制成华丽的装饰,粉白的墙壁与椒泥涂饰的道路相映衬。 人生如闪电露水般短暂,荣华富贵也如流逝的水一样。 薜萝悬挂如翠绿的网,杨柳掩映着楼阁上的雕花弓弧。 宏伟壮丽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清凉的氛围使病躯减轻痛苦。 走出寺门,风色异样,瘦弱的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疲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隆福寺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隆福寺的位置和意义,显示出其不凡。接下来几句通过对寺庙的装饰、环境的描写,展现出其华丽与清幽。“电露浮生感,荣华逝水俱”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荣华易逝的感慨。后面继续描写寺庙的景色和给人的感受,最后两句以出门后的情景作结,暗示了从宁静的寺庙回到现实的疲惫。整首诗意境幽深,语言优美,既有对寺庙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