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欧桢伯梁思伯游西樵山夜宿浦口

近戍津亭暗,遥村猎火孤。 秋风吹日夜,客思满江湖。 梦怯鱼龙起,愁听雁鹜呼。 苍茫问前路,吾已愧长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ù):军队防守。
  • 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 鱼龙:指水中的怪物或形状像鱼和龙的东西,常用来形容波涛或水族。
  • 雁鹜(wù):大雁和野鸭。

翻译

靠近防守的渡口旁的亭子显得昏暗,远处村庄的猎火孤独地燃烧着。 秋风吹拂着日日夜夜,客居他乡的愁思充满了整个江湖。 在梦中害怕水中怪物兴起,忧愁地听到大雁和野鸭的呼喊。 对着苍茫的前路发问,我已对这漫长的旅途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樵山夜宿浦口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通过“近戍津亭暗”和“遥村猎火孤”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暗淡的氛围。“秋风吹日夜,客思满江湖”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日夜漂泊的羁旅之思,愁绪如江湖之水般弥漫。接下来的“梦怯鱼龙起,愁听雁鹜呼”,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愁。最后一句“苍茫问前路,吾已愧长途”,体现出诗人对漫长旅途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自责。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将诗人的羁旅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