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负郭:靠近城郭。
- 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在此形容浮丘山的神秘氛围。(“丘”读作“qiū”)
- 微茫:隐约,不清晰。
- 太史:官名,负责记载历史、天文历法等。(“史”读作“shǐ”)
- 禹穴:传说中大禹的葬地,也指为大禹所留的古迹。(“禹”读作“yǔ”)
- 群公:各位公卿,这里指漆公、赵公等官员。
- 持斧:指执法、掌刑。
- 靖:平定,使秩序安定。
- 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 疏才:才能疏浅,自谦之词。
- 青螺:这里指道士的打扮,借指出家为道。
翻译
在城郭附近刚开辟出一条荒芜的小路,浮丘山的云气还隐约朦胧。 松树林间更有井泉与海潮相通,石坛边谁能知晓石头已化成羊。 太史探寻书籍曾到过禹穴,诸位公卿持斧执法以平定南方。 我才疏学浅,幸运地生活在太平盛世,不会像道士那样离开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漆公、赵公一同游览浮丘山的情景,以及对时事的一些感慨。首联写出了浮丘山的初貌,给人一种神秘、清幽的感觉。颔联通过“松间潮通井”和“石化羊”的传说,增添了浮丘山的神奇色彩。颈联提到太史的探寻和群公的功绩,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官员的作为。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庆幸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的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相结合,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