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州草堂春日试笔得歌字

谢家宾从有羊何,春日池亭载酒过。 紫气直从燕阙迥,青山还绕粤城多。 花沾瑞露低唫幌,鸟啭芳林杂棹歌。 闻道汉庭偏侧席,未须长恋钓鱼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州:即广州,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广东地区。粤(yuè)
  • 宾从:宾客和随从。
  • 羊何: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友人羊璿之、何长瑜的并称,后人借指游侣。
  • 池亭:池边的亭子。
  • 紫气: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
  • 燕阙:燕京的宫阙,借指京城。阙(què)
  • :遥远。
  • 唫幌:“唫”同“吟”,唫幌指吟诵时的帷幌。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棹(zhào)
  • 汉庭:指汉朝或汉室,此处借指朝廷。
  • 偏侧席:表示皇帝对贤才的渴望和尊重,愿意虚心接纳。
  • 钓鱼蓑:指隐居生活的象征。

翻译

谢家的宾客和游伴中有像羊璿之、何长瑜那样的人,在春日里到池边的亭子上带着酒前去游玩。祥瑞的紫气从遥远的京城(燕京)方向而来,青翠的山峦围绕着广州的地方众多。花朵沾染着吉祥的露水,人们在帷幌下低声吟诵;鸟儿在芬芳的树林中啼叫,与划船的歌声相互交织。听说朝廷正迫切地寻求贤才,不必长久地留恋那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在粤州草堂试笔时的情景和感受。首联通过提及谢家的宾从,展现出文人雅士相聚春日池亭、载酒游玩的场景。颔联写紫气从京城而来,青山环绕粤城,既写出了远方的祥瑞之气,又强调了当地的山水之美。颈联描绘花沾瑞露,人在唫幌中低吟,鸟啭芳林,与棹歌相杂,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和诗意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求贤的关注,以及对是否应结束隐居生活、投身仕途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将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