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 邝露
汉阳芳树古今情,逐客南浮雁北征。 天尽水连巴子国,月明人在武昌城。 白云依旧过全楚,黄鹄何年控太清。 日暮数峰青似染,九疑无恙隔湘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芳树:泛指佳木。
  • 逐客:被贬谪的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 南浮:向南漂泊。
  • 巴子国:古国名,辖境在今四川东部、重庆一带。
  • 黄鹄(hú):一种大鸟,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太清:天空。
  • 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
  • 湘英:湘江的英灵,可能指湘江的神灵或文化象征。

翻译

汉阳的佳木蕴含着古往今来的情韵,我这被贬逐的人向南漂泊,而大雁向北飞去。 天空尽头,江水相连,那是巴子国的地域,月明之夜,我身处武昌城中。 白云依旧飘过整个楚地,黄鹄不知何年才能翱翔在天空。 日暮时分,几座山峰青翠如染,九嶷山安然无恙,隔着湘江的英灵。

赏析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对世事的感慨。首联通过“汉阳芳树”的古今情和“逐客南浮”的自身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一种忧伤的氛围。颔联以景寓情,“天尽水连”展现出广阔的画面,“月明人在”则透露出孤独之感。颈联借“白云”“黄鹄”表达对自由和高远志向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尾联以日暮山峰的景色作结,“九疑无恙隔湘英”给人一种悠远神秘的感觉。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