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曕云轩

· 钱宰
南山一何高,孤云何珊珊。 朝看云出林,暮云复归山。 云归已复出,游子何时还。 迢迢云舍远,可望不可攀。 持杯不能酌,怅然起凭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曕(zhān):瞻仰、观看的意思。
  • 珊珊(shān shān):形容轻盈、舒缓的样子。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遥远的样子。

翻译

南山是多么的高大啊,孤独的云彩是那样的轻盈舒缓。 早晨看着云彩从树林中飘出,傍晚云彩又回到山中。 云彩回去后又再次出现,漂泊的游子何时才能归来。 那遥远的云彩所在之处是如此遥远,只能远望却无法攀登。 我拿着酒杯却无法饮酒,心中惆怅起身依靠着栏杆。

赏析

这首诗以云彩的飘出和回归,联想到游子的离去和归期。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南山的高峻和孤云的舒缓飘逸,以及云的出林与归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变化的意境。接下来,诗人由云的复出,自然地引出对游子何时归来的思念,表达了对游子的牵挂和期盼。“迢迢云舍远,可望不可攀”进一步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归期的渺茫,使思念之情更加深沉。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持杯不能酌,怅然起凭阑”的描写,将内心的惆怅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景交融,以云喻人,寓意深远,富有感染力。

钱宰

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