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

· 钱宰
吴桑叶尽吴蚕老,吴姬采桑颜色好。玉钗半脱云鬓偏,一双蛾眉曾不扫。 桑间桑扈鸣交交,少年莫把金丸抛,小姑摘茧归当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姬:吴地的女子。姬(jī),古代对美女的称呼。
  • 玉钗:用玉制成的钗。钗(chāi),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
  •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
  •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 桑扈(hù):鸟名,即青雀。
  • (sāo):同“缫”,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

翻译

吴地的桑叶已经落尽,吴地的蚕也已变老,吴地的女子采桑时面容姣好。她头上的玉钗半脱落着,如云的鬓发偏在一旁,一对美丽的眉毛也未曾描画。

桑林间桑扈鸟交相鸣叫,年轻人不要把金弹丸随意抛扔,小姑子采下蚕茧回去应当抽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地采桑女的形象和劳动场景。诗的前两句通过“吴桑叶尽吴蚕老”点明时节,同时衬托出采桑女的辛勤,而“吴姬采桑颜色好”则展现了采桑女的美丽。接下来描写采桑女的外貌,“玉钗半脱云鬓偏,一双蛾眉曾不扫”,表现出她劳作后的自然状态,增添了一份真实感。后两句“桑间桑扈鸣交交,少年莫把金丸抛,小姑摘茧归当缲”,一方面描绘了桑间的景象,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珍惜劳动成果,不要随意浪费。整首诗语言质朴,生动地展现了江南蚕桑之地的风情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钱宰

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