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孝廉南归

未献长杨赋,能高洛下名。 不嫌薪桂尽,还恋采衣轻。 江路蘼芜绿,家园橘柚荣。 东林吾旧社,回首问柴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杨赋:西汉辞赋家扬雄的赋作,这里借指才华横溢的文章。
  • 洛下:洛阳,古代常以洛阳指代京都,这里指在京都有很高的名声。
  • 薪桂:柴像桂木一样贵,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 采衣:这里指五彩衣服,借指华贵的服饰,也可指孝养父母。
  • 蘼芜(mí wú):一种香草,在诗中描绘了江边道路旁的绿色植物。
  • 柴荆:用柴荆做的门,代指简陋的居所。

翻译

还没有呈上那才华横溢的文章,却已能在京都获得很高的名声。 不嫌弃生活的困窘,依然留恋那华贵的衣裳所代表的生活。 江边的道路上蘼芜长得翠绿,家园中橘柚繁荣茂盛。 东林是我旧时的诗社,回过头来问问那简陋的家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何孝廉南归时所作。诗的首联夸赞何孝廉虽未写出像《长杨赋》那样的佳作,但已在京城有了一定的名声,体现了对他才华的认可。颔联中“不嫌薪桂尽”表现出何孝廉对生活困境的不介意,“还恋采衣轻”则可能暗示他对过往生活的某种眷恋或对亲情的重视。颈联通过描绘江边蘼芜的翠绿和家园橘柚的繁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可能暗示着何孝廉归乡后的美好前景。尾联提到东林这个旧时的诗社,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何孝廉归乡后是否还能保持联系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流露出作者的一些感慨和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