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赵太史招集浮丘听笙亭同祁羡仲邓德咸林开先三孝廉赋得山字

持节初营海上山,金银楼阁出人间。 仙衣七日乘风下,玉管双飞载月还。 浊酒休论身外事,丹砂能驻镜中颜。 采真恰遇瑶台客,后夜云车未可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持节:拿着符节。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浮丘公,此处可能指山名或与仙人相关的地方。(“丘”,读音:qiū)
  • 玉管:泛指管乐器。
  •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质,古代认为可炼制丹药,使人延年益寿。(“砂”,读音:shā)
  • 采真: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
  • 瑶台客:指仙人。
  • 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乘。
  • :同“攀”,抓住某物向上爬。(“扳”,读音:pān)

翻译

(我)持着符节开始在海上营建山,那金银打造的楼阁宛如从人间仙境中浮现。仙人的衣裳如在七日后乘风而降,成双的玉管吹奏着乐曲,仿佛载着明月而归。不要去谈论那些世俗的身外之事,喝着浊酒,据说丹砂能够留住镜子中容颜的青春。在这里恰好遇到了来自瑶台的仙人,后半夜那仙人的云车可不是能够轻易攀附上去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仙气的场景。诗的首联描述了在海上营建的如仙境般的楼阁,展现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氛围。颔联通过“仙衣”“玉管”“月”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神秘的仙乐氛围。颈联则表达了对世俗之事的超脱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尾联提到遇到瑶台客和云车,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的仙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