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 · 其二柳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拼音
所属合集
名句
注释
花心动: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四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细:一本作“衫”,一本作“袖”,一本作“绶”。
去年:一本作“远年”,一本作“年年”。
序
《花心动·柳》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上片描述初春时节柳枝表现在形、色、态上的美,以及与柳有关的外物;下片重在从“折柳送别”中引申出一位思妇苦盼游子归来的悲哀心情。
赏析
“十里”两句,状柳枝。“十里”,极言柳树之多。言在和煦的东风吹拂下,无数柳枝临风袅袅飘飞,这多么像那些舞女翩翩而舞时婀娜多姿的瘦腰身啊。“翠馆”三句,赞春天。言在春天里,楼馆增色,巷陌闹盈,艳阳之下到处莺歌燕舞,喜气洋洋。句中“翠”、“朱”、“紫”、“青”色彩缤纷,“燕莺闹盈”,满目动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突出繁华春日的多彩景色。“乍看”两句,述柳色。此言纤细的柳枝上长着金黄色的茸茸嫩芽,在春阳掩映下迎风摇曳,冷眼一见,能会联想起鹅黄似的酒色。“嫩阴里”三句,描述柳树下的花草。言柳枝刚刚发芽,柳荫浅淡,树底下的花草经过烟霞、露水的滋润,显得愈加娇翠鲜红。
“此际”两句,由“柳”字引申出“留”不住的游子。言游子从这儿出发,羁游在外已经很久了。留在这里的伊人,只能不时来到这离别时的邮亭边,手抚柳树上折柳送别的断枝处,昂首盼望那游子早日归来。“海角”三句,述伊人苦候游子不至的哀痛。当寒食清明时节,柳絮漫天飘扬,伊人仍来柳树下苦候远隔天涯海角的游子归来,但却始终杳无音讯。因此悲伤得泪点和着柳絮沾满了衣袖。“去年”四句,承上,状思念游子的伊人。此言她去年就在这邮亭边折柳赠别游子,并且嘱咐他早日归来。可恨今年她仍旧站在这儿抚摸断枝盼望着,但他却仍未归来。这种“生别离、思断肠”的愁绪,占去了她全部的空馀时间,甚至连妇女们日常应做的梳洗、画眉的打扮工作,也顾不上去做了。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
吴文英的其他作品
- 《 十二郎/二郎神垂虹桥上有垂虹亭,属吴江 》 —— [ 宋 ] 吴文英
- 《 六丑 · 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 》 —— [ 宋 ] 吴文英
- 《 声声慢 · 其三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 —— [ 宋 ] 吴文英
- 《 莺啼序 · 其一丰乐楼节斋新建 》 —— [ 宋 ] 吴文英
- 《 齐天乐 》 —— [ 宋 ] 吴文英
- 《 渡江云 · 西湖清明 》 —— [ 宋 ] 吴文英
- 《 月中行/月宫春和黄复庵 》 —— [ 宋 ] 吴文英
- 《 风流子 · 其二黄钟商芍药 》 —— [ 宋 ] 吴文英
相关推荐
- 《 花心动 · 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 》 —— [ 宋 ] 赵长卿
- 《 花心动 · 其二 · 春词 》 —— [ 宋 ] 阮逸女
- 《 花心动 · 泊舟四圣观 》 —— [ 宋 ] 史深
- 《 花心动 · 落梅 》 —— [ 宋 ] 黄子行
- 《 花心动 · 蜡梅 》 —— [ 宋 ] 王诜
- 《 花心动 · 其一芍药 》 —— [ 宋 ] 曹勋
- 《 花心动 · 南塘元夕 》 —— [ 宋 ] 蒋捷
- 《 花心动 · 双调 》 —— [ 宋 ]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