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花间集》顾夐(Xiòng)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宋人习于将《玉楼春》与《木兰花》两调相混,二者当各有音谱,而在体制上却皆为七言八句之仄韵。《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仄起式,而《木兰花》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自李煜《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后,遂在体制上将两调相混。晏殊词集之《木兰花》与《玉楼春》体制皆同李煜词,此体为宋人通用,作者甚多。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阕四句三仄韵,后阕四句两仄韵等变体。此调体制形似七言仄韵体诗,然格律与诗体迥异。此调因仄声韵较密,且有四个仄起律句,因而声情较为沉重压抑,适于表达沉闷、惆怅、感怀之情。
「用韵答叶仲洽」:四卷本丁集作「用韵呈仲洽」。
叶仲洽:名籍事历均未详。宋·陈文蔚《克斋集·卷十四》有「和叶仲洽喜雨」诗,与此词语意相参详,知其亦为信州人。
[角戔]:《康熙字典》:「《玉篇》:『同「琖」。』韩愈《祭张员外文》:『把[角戔]相饮。』」
「欲舞还怜衫袖短」句:古谚:「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心如:四卷本丁集作「身如」。
身似:四卷本丁集作「心似」。
官堠(hòu):古时筑于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之土坛。堠,《康熙字典》:「封土为坛,以记里也。五里隻堠,十里双堠。」
提壶劝:宋·黄庭坚《演雅》诗:「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任渊注:「提壶,鸟名。梅圣兪《四禽言》:『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宝,树为友。山花撩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怜君:四卷本丁集作「多君」。
「渭水秋风黄叶满」句: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秋风,四卷本丁集作「西风」。
「谚云:『馋如鹞子,懒如堠子。』」:四卷本丁集无此注。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粉蝶儿 · 和晋臣赋落花 》 —— [ 宋 ] 辛弃疾
- 《 喜迁莺 》 —— [ 宋 ] 辛弃疾
- 《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 —— [ 宋 ] 辛弃疾
- 《 蝶恋花 · 洗尽机心随法喜 》 —— [ 宋 ] 辛弃疾
- 《 南乡子 》 —— [ 宋 ] 辛弃疾
- 《 苏武慢 · 雪 》 —— [ 宋 ] 辛弃疾
- 《 江城子 · 送元济之归豫章 》 —— [ 宋 ] 辛弃疾
- 《 蝶恋花 · 送祐之弟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