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 · 再用前韵

倒冠一笑,华髮玉簪折。《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坐客尊酒频空,賸欠真珠压。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拼音

注释

《阳关》:琴歌《阳关三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後入乐府,名《渭城曲》,别名《阳关曲》、《阳关》,为送别之曲。唐·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自注:“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唐·李商隐《赠歌妓》诗:“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句: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宋·王安石《和惠思岁二日二绝·其一》:“为嫌归舍儿童聒。” “如醉中醒、梦中觉。”句:宋·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坐客:广信书院本缺此二字,玆从四卷本。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忍使”。 坐客尊酒频空:《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剩欠真珠压:意甚少酿造。“真珠”寓酒。唐·罗隐《江南行》:“夜槽压酒银船满。”唐·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辛稼轩《临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亦有“小槽空压新醅”句。真珠,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作“珍珠”。 “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句:尚未习惯赋閒生涯。战国楚·屈原《楚辞·渔夫》:“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