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 嘲牡丹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拼音

注释

杏花天:词牌名。有三体,一为五十四字,二为五十五字,三为五十六字,均双调,前后阕各四句,四仄韵。蒋氏《九宫谱目》入「越调」,辛稼轩词名《杏花风》。此调微近《端正好》,坊本颇多误刻。今以六字折腰者为《端正好》,六字一气者为《杏花天》。 太真第一:杨贵妃号太真,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二》:「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渔阳鼙鼓边风急」句: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沉香亭:唐·李浚《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呼木芍药,本记云禁中为牡丹花。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子弟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唐·李白《清平调》三首有云:「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买栽池馆多何益」句:唐·罗邺《牡丹》诗:「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 「莫虚把、千金抛掷」句: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张郎中(又新)与杨虔州(凝)齐名,友善。杨妻李氏,即鄘(yōng)相之女,有德无容,杨未尝意,敬待特甚。张尝谓杨曰:『我少年成美名,不忧仕矣。唯得美室,平生之望斯足。』杨曰:『必求是,但与我同好,必谐君心。』张深信之。既婚,殊不惬心,杨以笏触之曰:『君何大痴!』言之数四,张不胜其忿,回应之曰:『与君无间,以情告君,君误我如是,何谓痴?』杨历数求名从宦之由曰:『岂不与君皆同耶?』曰:『然。』『然则我得醜妇,君讵不闻我邪?』张色解,问:『君室何如?』曰:『特甚。』张大笑,遂如初。张既成家,乃诗曰:『牡丹一朵直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阑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若教解语应倾国」句: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明皇与妃子共赏,指妃子谓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耶?』」唐·罗隐《牡丹》诗:「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应倾国,四卷本乙集作「倾人国」。 一个西施:北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讽谕门》引《古今诗话》:「卢任门族甲于天下,举进士,二十上不第,为一绝云:『惆怅兴亡繫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