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风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因取以为曲名,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永叔,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美成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韩涧泉词取秦少游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张东泽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髙拭词注“仙吕调”。以《淮海词》为正体,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亦有前后阕各四仄韵者,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八十八字者,始自柳屯田,《乐章集》注云:“歇指调”。
鹭鸶:水鸟的一种,即白鹭。颈细长,嘴长而尖,头顶后部有一缕白色的长羽毛,以食水中鱼虾为生。通篇与白鹭对话,流露美好生活情趣。勿食溪鱼,意在维护山水和谐清幽之美,而“物我欣然一处”,正是词人归隐生涯之理想境界。下片由溪边而远渚,由溪鱼而虾鳅,一怜一恨,颇类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寄严郑公》)。
堪数:不堪一数,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
“主人”两句:请白鹭勿食吾鱼,应和主人欣然相处。
汝:指鹭。
主人:作者自称。
物我:物与我,即白鹭和它的主人。
“白沙”三句:言远处沙际青渚,尽有虾鳅舞动。浦:水滨。
渚:水上小洲。
剩有:尽有。
鳅(qiū):泥鳅,一种圆柱形的黑色鱼。
“听君”两句言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
听君: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任君”。听,任凭。
一缕:即指白鹭顶部的白色羽毛。
序
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对鱼儿、对白鹭、对自然的爱萦绕其中,尽显稼轩先生侠骨柔情一面。我们仿佛看到,作者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告诉白鹭要爱惜身边的人、要有鸿鹄之志、要去翱翔太空,要飞上蓝天施展才华。这首素到极致、原生态的作品,让人畅想小康生活、田园风光,直白的言语中传递的是热爱、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鹧鸪天 · 重九席上再赋 》 —— [ 宋 ] 辛弃疾
- 《 临江仙 · 逗晓莺啼声昵昵 》 —— [ 宋 ] 辛弃疾
- 《 丑奴儿 · 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聊檃括之 》 —— [ 宋 ] 辛弃疾
- 《 蝶恋花 · 用赵文鼎提举送李正之提刑韵,送郑元英 》 —— [ 宋 ] 辛弃疾
- 《 临江仙 · 停雲偶作 》 —— [ 宋 ] 辛弃疾
- 《 鹊桥仙 · 赠人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席上再用韵 》 —— [ 宋 ] 辛弃疾
- 《 出塞□□□春寒有感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