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山学士招赏葵菊次前韵三首

· 黄佐
长安西畔合移家,葵菊经霜尚有花。 把酒芳馨随手满,倚阑红白亚枝斜。 生憎鸟啄纷如雨,不分烟笼宛似纱。 梦想可堪欢赏后,挥毫何惜寄瑶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俨山学士:指邀请者,可能是黄佐的朋友或同僚,以“俨山”作为雅号。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此处可能指京城。
  • :应该。
  • 移家:搬迁家宅。
  • 葵菊:向日葵和菊花,两者都是秋季开花的植物。
  • 经霜:经历霜冻。
  • 把酒:手持酒杯。
  • 芳馨:芳香。
  • 倚阑:依靠栏杆。
  • 红白:指花的颜色,红与白。
  • 亚枝斜:枝条斜垂。
  • 生憎:非常讨厌。
  • 鸟啄:鸟儿啄食。
  • 纷如雨:形容鸟啄的频繁,如同雨点。
  • 不分:无法分辨。
  • 烟笼:烟雾笼罩。
  • 宛似纱:像纱一样轻薄。
  • 梦想:梦中的想象。
  • 可堪:可以忍受。
  • 欢赏:欣赏欢乐。
  • 挥毫:挥笔,指书写。
  • 何惜:何必吝啬。
  • 寄瑶华:寄送美好的诗文。

翻译

在长安的西边,我应该搬迁到这里,因为即使经历霜冻,向日葵和菊花依然盛开。手持酒杯,满手都是花的芳香,我依靠着栏杆,看着红白相间的花朵斜垂在枝头。我非常讨厌鸟儿频繁地啄食花朵,就像雨点一样,而烟雾笼罩下,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宛如轻纱。梦中的想象在欢赏之后变得可以忍受,我挥笔书写,何必吝啬寄送美好的诗文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佐在长安西畔新家的秋日景象,通过向日葵和菊花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诗中“把酒芳馨随手满,倚阑红白亚枝斜”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的闲适心情。后半部分通过对鸟啄和烟雾的描写,增添了一丝忧郁和朦胧感,但最终以挥毫寄诗的决心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分享的愿望。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