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 黄佐
月淡万籁寂,更寒百蛩语。 道人据槁梧,挥扇自驱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籁(lài):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 更寒:更深夜寒。
  • 百蛩(qióng):许多蟋蟀。
  • 道人:修道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依靠。
  • 槁梧(gǎo wú):枯干的梧桐树。

翻译

月光淡淡,万物静默无声,夜深了,寒意渐浓,只有蟋蟀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我这个修道之人,依靠在枯干的梧桐树下,自己挥动着扇子,试图驱赶暑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淡淡,万籁俱寂,只有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诗人以道人的身份自居,依靠在枯梧桐树下,挥扇驱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寻求清凉的场景。诗中“更寒百蛩语”一句,既表达了夜深的寒意,又通过蟋蟀的鸣叫声,增添了夜的生动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